词条 | 土 |
释义 | loutu 土(卷名:农业) Lou soil 黄土母质褐土型土壤经长期耕作、施肥而形成的具有深厚覆盖层的古老耕作土壤。其主要特征是:土壤剖面上部除耕层外,还有明显的犁底层和古熟化层,下部为原地褐土剖面。土体上松下实,通透性及保水保肥性能良好。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包括陕西省的关中平原和山西省南部的滨河谷地。上述地区的褐土型土壤在长期大量地施用土粪(掺有大量黄土的牲畜粪便或人粪尿)的影响下,在原土的表层逐渐堆置成一层人工覆盖层。随着岁月的推移,此覆盖层本身又发生剖面分化,原耕作层转变为犁底层,进而演变为古老的熟化层。 性状 土剖面可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又可分为3层:①壤土层,厚约30~60厘米,呈灰棕色,疏松多孔,富含碳酸盐;②犁底层,位于壤土层之下,厚约10厘米,较上层稍紧实,有时呈薄板状结构;③古熟化层,多根孔和掘土动物穴,呈团块状结构,并有少许石灰淀积。剖面的下部为原褐土型土壤。此层可再细分为4层:古耕层,为原褐土型土壤的表土;古粘化层,厚约60~80厘米,颗粒组成均匀;古钙积层,浅灰棕色,有大量结核状和假菌丝状石灰淀积;古母质层,呈淡黄棕色,是粉壤质的黄土母质。土壤中碳酸盐的含量在剖面的上、下部位高于中部,另外古耕层有复钙现象。 土耕层腐殖质含量约 1%左右,但因熟化层深厚,总储量仍较多,常在耕层和古耕层出现两个高含量层段。耕层胡敏酸与富里酸之比(H/F)在1左右,粘化层的胡敏酸与富里酸之比在1.2~1.5之间。90%以上腐殖质与钙相结合。全氮量约0.1%;碱解氮含量平均为50ppm;全磷量为0.14~0.2%,速效磷一般低于10ppm。有效硼、锰、锌、铜和铁的含量分别为0.41、5.52、0.70、1.17和4.13ppm。 土利用时须注重平整土地、深耕和增施有机肥料,以改善土壤结构性状。 类型 根据形成条件和土壤性质可分为4个亚类:①垆土。多见于关中平原东部,下伏碳酸盐褐土。所处气候条件较干旱,淋溶作用和粘化作用均较弱,钙积层和粘化层明显,全剖面有石灰反应,粘化层无明显胶膜。②油土。多见于关中平原西部。下伏典型褐土。粘化层无或只有弱石灰反应;呈小棱柱状结构,多包被褐色胶膜,熟化层疏松多孔,结构良好。③立槎土。多见于秦岭北麓和陇山东侧的黄土塬上。下伏淋溶褐土。由于雨量较多,风化和淋溶强烈,全剖面无石灰反应,粘化层厚而粘。棱柱状结构特别发育,具垂直裂隙,透水快,构造体紧实而体大。④黑瓣土。多见于渭河一级阶地,下伏草甸土等。地下水位较高,曾受地下水影响,有锈斑,粘化层蒜瓣状结构,色灰暗。覆盖层一般大于60厘米,抗旱而不耐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