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羊毛
释义 yangmao
羊毛(卷名:农业)
wool
  一种天然动物毛纤维。具有角质组织,呈现光泽,坚韧并有弹性。通常指绵羊毛,因其产量高、种类多,可生产多种毛织品,是主要的毛纺工业原料。但长毛型山羊毛(如安哥拉山羊毛,或称马海毛)和山羊绒也有较高的纺织价值。
  世界羊毛生产的优势在南半球。大洋洲原毛产量占世界原毛总量的40%左右。澳大利亚主要生产细毛,新西兰主要生产半细毛,个体产毛量年平均达5.0千克以上。南美洲的产毛水平也较高。澳大利亚、新西兰、苏联和中国是羊毛主要生产国,其产量约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60%。羊毛主要输出国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还有阿根廷和乌拉圭以及南非等。
  类型  羊毛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和名称。①按组织学构造:毛纤维可分有髓毛和无髓毛两类。有髓毛由鳞片、皮质和髓质3层细胞构成;无髓毛无髓质。鳞片层具有保护作用,其形状和排列可影响羊毛的吸湿、毡结和反射光线的能力。皮质层连接于鳞片层下,与毛纤维的强度、伸度和弹性有关,羊毛愈细其所占比例愈大。髓质层是有髓毛的主要特征,位于毛的中心部分,由结构疏松充满空气的多角形细胞组成;作横切面在显微镜下观察,很易区别其发育程度。髓质层愈发育,则纤维直径愈粗,工艺价值愈低。②按毛纤维的生长特性、组织构造和工艺特性:可分绒毛、发毛、两型毛、刺毛和犬毛。其中刺毛是生长在颜面和四肢下端的短毛,无工艺价值;犬毛是细毛羔羊胚胎发育早期由初生毛囊形成的较粗的毛,在哺乳期间逐渐被无髓毛所代替。因此可用做毛纺原料的只有绒毛、发毛和两型毛 3种基本类型。绒毛分布在粗毛羊毛被的底层。细毛羊毛被全由绒毛组成,纤维细匀,平均直径不大于25微米,长度5~10厘米,柔软多弯曲,弹性好,光泽柔和。发毛或称粗毛,分正常发毛、干毛和死毛3种,构成粗毛羊毛被的外层。正常发毛细度40~120微米,弯曲少,较缺乏柔软性。细发毛的髓质层较不发达,皮质层相对较厚,纤维弹性大,工艺价值较高。干毛的组织构造与正常发毛相同,但尖端干枯,缺乏光泽。死毛的髓质层特别发达,毛粗且硬,脆弱易断。两型毛又称中间型毛,其细度和其他工艺价值介于绒毛和发毛之间。③按毛被所含纤维成分:可分同型毛和混型毛。前者包括细毛、半细毛和高代改良毛,其纤维细度和长度以及其他外观表征基本相同;后者包括粗毛和低代改良毛,毛股由绒毛、两型毛、发毛混合组成,纤维粗细长短不一致,纺织价值较低,主要用作毛毯、地毯及毡制品原料。
  世界羊毛的品种结构大体为细毛占31.3%、半细毛和杂交种毛占42.3%、地毯毛占26.4%。中国原有绵羊品种分属蒙古羊、藏羊和哈萨克羊,所产羊毛品质粗糙,属混型毛,主要作地毯毛用。其中蒙古羊毛既有细度达52~58支的寒羊毛,也有粗次毛。藏羊毛较长,毛股中两型毛多,纤维弹性好,有光泽,是混型毛中质量较好的一种;产于青海的西宁毛,是床毯、地毯的良好原料。哈萨克羊毛被常混杂黄色、褐色等有色毛,毛股中含干、死毛较多。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在从国外引进细毛羊和半细毛羊的基础上,先后育成了新疆细毛羊和东北细毛羊等品种,使羊毛质量有了提高。
  化学性质  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角蛋白,它由多种α-氨基酸剩基构成,后者可联结成呈螺旋形的长链分子,其上含有羧基、胺基和羟基等,在分子间形成盐式键和氢键等。长链之间由胱氨酸的二硫键形成的交键相联结。上述化学结构决定羊毛的特性。如毛纤维大分子长链受外力拉伸时由α型螺旋形过渡到β型伸展型,外力解除后又恢复到α型,则其外观表现为羊毛的伸长变形和回弹性优良。羊毛较强的吸湿能力与长链上的一些基团有关。羊毛较耐酸而不耐碱,是由于碱容易分解羊毛胱氨酸中的二硫基,使毛质受损。氧化剂也可破坏二硫基而损害羊毛。
  羊毛的物理性质指标主要有细度、长度、弯曲、强伸度、弹性、毡合性、吸湿性、颜色和光泽等。细度是确定毛纤维品质和使用价值的重要工艺特性,用纤维的直径微米或品质支数表示;细度越小,支数越高,纺出的毛纱越细。长度包括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前者是指毛束两端的直线距离,后者是将纤维拉直测得的长度。细毛的延伸率在20%以上,半细毛为10~20%左右。在细度相同的情况下,羊毛愈长,纺纱性能愈高,成品的品质愈好。弯曲被广泛用做估价羊毛品质的依据,弯曲形状整齐一致的羊毛,纺成的毛纱和制品手感松软,弹性和保暖性好。细毛弯曲数多而密度大,粗毛的发毛呈波形或平展无弯。强伸度对成品的结实性有直接影响。强度指羊毛对断裂的应力;伸度指由于断裂力的作用而增加的长度。各类羊毛的断裂强度有很大差异。同型毛的细度与其绝对强度成正比,毛愈粗其强度愈大。有髓毛的髓质愈发达,其抗断能力愈差。羊毛的伸度一般可达20~50%。弹性可使制品保持原有型式,是地毯和毛毯用毛不可缺少的特性。羊毛的毡合性和吸湿性一般较优良。光泽常与纤维表面的鳞片覆盖状态有关,细毛对光线的反射能力较弱,光泽较柔和;粗毛的光泽强而发亮。弱光泽常因鳞片层受损所致。
  加工工序  原毛纺织前需先初步加工成为洗净毛。加工时先通过选毛,使羊毛品质趋于均匀,再通过开毛打土,使羊毛蓬松,以提高洗涤效果。然后进行洗毛,使羊毛脂形成稳定的乳化液,污浊杂质则浮在洗涤液中,经处理后可获得含水约40%的湿毛,再予以烘干。生产中多利用联合机连续操作一次获得洗净毛,然后进入毛条制造工序;毛条在细纱机上牵伸变细后进入纺织工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