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化螟
释义 erhuaming
二化螟(卷名:生物学)
Chilo suppressalis
  螟蛾科昆虫的1种。俗名钻心虫,蛀心虫,蛀秆虫等。中国分布北达黑龙江克山县,南至海南岛。是水稻的劲敌。幼虫蛀食茎秆,造成枯心。成虫翅展雄约20毫米,雌25~28毫米。头部淡灰褐色,额白色至烟色,圆形,顶端尖。胸部和翅基片白色至灰白,并带褐色。前翅黄褐至暗褐色,中室先端有紫黑班点,中室下方有3个斑排成斜线。前翅外缘有7个黑点。后翅白色,靠近翅外缘稍带褐色。雌虫体色比雄虫稍淡,前翅黄褐色,后翅白色。
  二化螟幼虫为害禾本科植物,也取食十字花科蔬菜和各种杂草。二化螟成虫白天潜伏于稻株下部,夜间飞舞。大多在午夜以前交配。雌蛾交配后,间隔一日即开始产卵,产卵在晚8~9时最盛。第1代多产卵于稻秧叶片表面距叶尖约3~6厘米处,但也能产卵在稻叶背面。第2代卵多产于叶鞘离地面约3厘米附近。第 3代卵多产于晚稻叶鞘外侧。一只雌蛾能产卵2~3块,多者达10余块,一般平均5~6块,共200~700粒。
  二化螟以幼虫越冬,主要在稻蔸内。越冬期如遇浸水则易死亡。二化螟每年发生的代数因纬度而异。第 1代区在北纬36°~32°间,第2~4代区在北纬32°~26°间,第4代区在北纬26°~20°间,第5代区在北纬20°以内。在黑龙江省每年发生 1代。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四川、贵州每年发生2~4代,中国最南的海南岛每年发生5代。除纬度以外,海拔高度也影响发生代数。自从水稻种植改革以后,由于单季稻变成多季交错播种,相应给二化螟提供了生活有利的充足食料,发生代数与数量均有变化。由于采取各种措施、使用药剂、实行农业防治,已能控制螟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