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芫菁科
释义 yuanjing ke
芫菁科(卷名:生物学)
Meloidae
  鞘翅目的 1科。中型,长筒形,鞘翅较柔软;跗节5-5-4,爪分裂; 前足基节窝开放的甲虫。世界已知约2300种,广布于世界各地。中国已记录130余种 ,包括古北界和东洋界的种类。
  形态特征  本科昆虫体一般为中型,长圆筒形,黑色或黑褐色,也有一些种类色泽鲜艳。头下口式,与身体几成垂直,具有很细的颈。触角11节,丝状或锯齿状。前胸一般狭于鞘翅基部,鞘翅长达腹端,或短缩露出大部分腹节,质地柔软,两翅在端分离,不合拢。足细长,前足基节窝开放;跗节5-5-4;爪纵裂为2片。
  生活习性  本科昆虫具复变态。以豆芫菁为例:成虫产卵于土中,幼虫共6龄,第1龄幼虫蛃型,行动活泼,称为三爪蚴,在土中寻食蝗虫卵块或其他虫卵,第2龄幼虫步甲型,第3、4龄幼虫均为蛴螬型,第5龄幼虫为象甲型,系越冬虫态,不食不动,呈休眠状态,通称假蛹。第6龄幼虫又呈蛴螬型,最后化蛹。寄生性的种类如短翅芫菁属和歧翅栉芫菁属的三爪蚴,直接附于寄主蜂类的体上,进入蜂巢内,以寄主的卵或蜂蜜为食,经过复变态发育为成虫,离开蜂巢。
  分类  本科一般分为两个亚科:芫菁亚科(Lyttinae)和栉芫菁亚科(Nemognathinae)。 芫菁亚科在中国常见的属有斑芫菁属、豆芫菁属、绿芫菁属和短翅芫菁属;栉芫菁亚科常见的属有柔栉芫菁属(Apalus)和带栉芫菁属(Zonitis)等。
  经济意义  本科种类经济价值比较复杂,既有益又有害。成虫为植食性,很多种类是农牧业的重要害虫,主要为害豆类、黄麻、马铃薯、花生、甜菜等作物以及牧草、苜蓿等,有的种类还为害药用植物如黄芪、甘草等。由于本科昆虫能产生芫菁素(亦称斑蝥素),有起泡、利尿等作用,很久以来就在医学中应用。《本草纲目》所载的“葛上亭长”即指豆芫菁属的豆芫菁或同属的其他种类;欧洲用来提取芫菁素的种类主要是绿芫菁属的西班牙绿芫菁。近年来经临床试验证明,芫菁素在治疗癌症方面也有一定的疗效。幼虫为捕食性或寄生性。捕食性的如芫菁亚科的斑芫菁属和豆芫菁属,幼虫取食蝗卵,对于抑制蝗虫的发生起着有益的作用。寄生性的如芫菁科的短翅芫菁属、栉芫菁亚科的歧翅栉芫菁属等,幼虫寄生于花蜂或蜜蜂的蜂巢内,对养蜂业有害,对植物的授粉亦不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