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美国政党
释义 Meiguo zhengdɑng
美国政党(卷名:政治学)
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政党的国家之一,也是实行两党制的典型国家之一。民主党与共和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美国的选举制度、议会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以及司法制度,都与两党制有着密切联系。
  沿革  18世纪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当时美国统治阶级内部在批准1787年宪法运动中,形成了联邦主义者(或称联邦党人)和反联邦主义者(或称反联邦党人)两大政派。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后,两派在宪法解释、联邦与各州权限,以及公债、设立国家银行等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以A.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人代表东北部大资产阶级、大商人等利益,主张对宪法从宽解释,建立一个中央集权政府;以T.杰斐逊为首的反联邦党人代表资产阶级民主派、州权派等利益,主张对宪法从严解释,要求扩大州权,保障自由。两派在国会内外进行活动,逐步由国会内的政治派别发展为全国性政党。反联邦党人于1791年开始组织共和党,由国务卿杰斐逊任领袖,故又称杰斐逊共和党。联邦党人于1795年正式成立联邦党,并于1797~1801年执政。1801年以后,联邦党由于组织松散,内部倾轧,并在1812~1814年的美英战争中采取亲英立场,图谋分裂联邦,从而激起民愤,以后一蹶不振,至1817年已名存实亡。共和党在1792年欧洲战争爆发后,势力迅速扩大,在1800年的竞选中获胜,杰斐逊当选总统。到19世纪20年代,共和党分裂为两派:追随J.Q.亚当斯的一派自称国民共和党,支持A.杰克逊的一派则称民主共和党。国民共和党在1828年和1832年的两次总统竞选中失败,以后逐渐湮没无闻。民主共和党在1828年选举中简称民主党,大选获胜后杰克逊当选总统,在1840年举行的第 3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定名为民主党。1834年,辉格党成立,它是反对杰克逊政权的松散的党派联盟,1840年在白宫和国会都取得胜利后,成为全国性的主要政党。19世纪40年代末,辉格党联盟开始瓦解。到1854年,大多数北方辉格党人已加入新成立的共和党。1854年 7月,共和党在密执安州杰克逊城成立,在以后的 4年中,共和党在北方各州取代辉格党,成了民主党的主要对手。至此,美国两大政党形成,两党制开始确立。19世纪50年代末,民主党发生分裂,部分北方民主党人参加了共和党;南方民主党人维护种植园奴隶主的利益,主张巩固和扩大奴隶制,并制造叛乱,导致南北方战争的爆发。战争结束后,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共和党与民主党两党之间的区别愈来愈小,根本利益日趋一致,都代表了垄断资本的利益。
  在美国,人们通称两大党以外的其他政党为第三党。美国最早出现的第三党是随着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而产生的工人政党。19世纪30年代,在工人阶级争取改善经济生活和扩大政治权利的斗争中,纽约市和俄亥俄、特拉华、缅因、宾夕法尼亚等州的20多个城市先后成立了劳工组织,但这些劳工组织都未发展为全国性的组织。南北战争后,美国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高涨,开始出现全国性的工人组织,主要有全国劳工同盟、劳动骑士团等,它们虽起过进步作用,但缺乏明确的政治纲领和稳定的领导核心,到19世纪末便衰落、瓦解了。1867~1868年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成立了第一国际美国支部,1872年正式定名为国际工人协会北美联合会,共有30个支部,5000名会员。1874年由马克思主义者F.A.左尔格、J.魏德迈等在费拉特尔弗亚城建立了美国社会主义劳工党。该党建立初期曾在美国人民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879年在25个州发展了 1万多党员。1890年D.德莱昂成为党的领袖后,由于奉行宗派主义和工团主义,该党日趋衰落,变成了一般性的工人团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新的阶段,重要标志之一是美国社会党和美国共产党的产生。
  第三党还包括历史上为选举总统而短期存在的政党。如1892年的平民党、1912年的民族进步党和1924年的进步党。在现代美国,第三党还有绿党、公民党、民主社会主义者组织等。其中,1862年成立的民主社会主义者组织在美国政治生活中有一定的影响,它是社会党国际正式成员。其他小党影响甚微。
  特点  美国自19世纪50年代确立两党制后,一直由民主党和共和党通过竞选总统而轮流执政。两大政党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①两大党均无固定的纲领,也无最终目的或长远的宗旨,只有适应大选需要的竞选纲领。②两大党均无约束其成员的党籍。两党的一般党员也是不固定的,与两党组织机构没有组织上的联系,也不交纳党费。按照惯例,凡在进行选民登记时声明和登记为民主党人或共和党人,都被认为是民主党或共和党的党员。③两党均设立全国委员会、州委员会、县委员会和基层选区委员会4级组织机构。它们之间无垂直领导关系,平时只有一些工作上的联系。两党在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设有党的领袖及其助手(督导),还设有党团会议和政策委员会、竞选委员会和委员会事务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它们与国会两院外的政党组织机构也无领导关系。④美国民选政府官员包括总统、州长、县长、市长等以及国会议员,基本上都是来自两党的候选人。他们以政党成员的身份竞选,当选后又以政党成员的身份出任公职。⑤在总统选举上,由两党全国代表大会提名总统候选人;由两党总统候选人竞选的胜败来区分执政党与在野党;总统是当然的执政党领袖,在野党的领袖是落选的总统候选人。⑥以两党在国会选举中获得席位的多少来区分多数党与少数党。总统是由民选产生的,不是由国会产生,因而执政党不一定是多数党。


  主要政党  美国的主要政党有:
  美国民主党  前身为民主共和党,1840年正式定为现名。从建立起至1860年,除1841~1845年和1849~1853年由辉格党执政外,均由该党掌权。1861年起在野达24年。1885~1933年的48年中,仅执政16年。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美国以沉重打击,国内各种矛盾空前激化,民主党人F.D.罗斯福当选总统后,采取“新政”,大力加强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罗斯福4次当选总统,民主党连续执政20年。1953~1960年在野。1961~1969年、1977~1981年执政。该党在执政时期,对内继续推行“新政”,先后提出所谓“公平施政”、“新边疆”和“伟大社会”的方针;对外推行扩张主义政策。在1986年中期选举中,获得众议院和参议院多数,成为国会两院多数党。1984年和1988年大选均未获胜。该党最高权力机构为全国代表大会,每4年召开1次,确定本党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制定竞选纲领。常设机构为全国委员会,负责筹备全国代表大会和主持竞选活动,任期4年。下设各州委员会,组织本州竞选活动。1988年起全国委员会主席是R.H.布朗。民主党标记是驴。


  美国共和党  1854年成立。建党后由于主张废除奴隶制,得到国内各阶层的拥护。1860年11月A.林肯当选总统,该党首次执政。在南北战争中,领导北部军民粉碎南部奴隶主的叛乱,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联邦的统一。南北战争后,该党连续执政20年。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与民主党轮流执政。在H.C.胡佛执政期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该党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加紧镇压工人运动,使危机进一步加深。在1932年大选中失败,此后一蹶不振,在野20年。1953~1961年再度执政,由D.D.艾森豪威尔出任总统,提出侵略中东的艾森豪威尔主义,派遣军队干涉黎巴嫩。1961~1968年在野。1969~1976年执政,R.M.尼克松任总统期间,于1972年 2月访问中国,与周恩来总理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1977~1980年在野。1981年R.W.里根出任总统,提出“经济复兴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减税、减少政府开支和干预,控制货币供应量,推动税制改革;1983年提出被称作“星球大战”计划的战略防御倡议。1984年和1988年大选均获胜。该党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代表大会,每 4年于选举年夏季召开 1次,提名本党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制定竞选纲领。常设机构为全国委员会,负责筹备全国代表大会,主持总统竞选活动,任期 4年。各州设州委员会,主持本州竞选活动。1988年起全国委员会主席是C.K.尤特和J.奥斯汀。共和党标记是象。


  美国社会党  1901年由美国社会主义劳工党的希尔奎特派和其他一些工人政党合并组成。建党后,在工人群众、黑人和妇女群众中积极开展工作,党的力量和影响不断增长。该党主张社会改良,把议会斗争和争取选票作为唯一的斗争方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党内右翼支持政府的帝国主义政策,左翼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战后该党分裂,以C.E.鲁腾堡、J.里德为首的左翼被右翼领导集团开除出党。此后,该党日趋衰落。
  美国共产党  1919年 1月成立。创始人为原社会党左翼领袖鲁腾堡。1920年5月,部分党员与美国共产主义劳工党联合组成美国统一共产党。1921年 5月统一共产党又与美共合并,组成以鲁腾堡为执行书记的美国共产党。1921年12月在美共支持下成立了美国工人党。1923年 4月,共产党与工人党合并,称美国工人党。1925年8 月改称美国工人(共产)党。1930年又改称现名。1934年4月召开“八大”,E.R.白劳德当选为总书记。30年代美共积极开展革命活动,领导失业工人的斗争;支持黑人反对种族歧视;参与组织产业工会(产联);组织3000名志愿者赴西班牙参加反佛朗哥战争,从而扩大了党的队伍和影响。1936年有党员4.1万人。1944年5月美共“十二大”通过白劳德的提议,解散了党,另立非党的美国共产主义政治协会,白劳德任会长。1945年6月共产主义政治协会通过批判白劳德的决议,7月恢复了美国共产党。1946年白劳德被开除出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加紧了对美国共产党的镇压,削弱了党的力量。1956年 苏联共产党“二十大”后,美共分为3派。1975年该党“二十一大”把产业工人和黑人作为工作重点。1981年“二十三大”通过的纲领提出,在确保劳工的政治独立性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由劳工领导的反垄断政党,主要任务是组织反垄断联合阵线的全部力量开展竞选工作,取得大选胜利。美共主张,一方面要把人民权利扩大到各级政府和部门,另一方面又必须控制经济命脉并收归国有,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该党1988年有党员约 1万人。总书记为G.霍尔(1988年起)。机关报为《每日世界》,理论刊物为《政治月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3: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