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颗石虫科
释义 keshichong ke
颗石虫科(卷名:生物学)
Coccolithidae
  原生动物门鞭毛总纲金滴虫目的1科,系一类单细胞超微型浮游生物,具有鞭毛,可分泌大小约0.25~35微米的钙质片,并组成直径5~100微米的颗石球(见图)。


  绝大多数为大洋性种,极少数为淡水种,南、北纬45°之间水域数量最多,通常分布于0~200米水层,50米以内数量尤多,每立升水中可有5~50万个,是大洋生态系中的原始生产者之一,艾石属(Emiliania)和桥石属(Gephyrocapsa)的种常占优势。细胞死亡后一般解体为单片颗石,成为海底沉积物的主要组分之一,其重量占沉积物30%以上时称为“颗石软泥”。颗石类的分布与纬度气候带及水团分布有密切关系,是研究古气候和水团动力的优越指标生物。
  多为二分裂繁殖。生活史分为活动期(具鞭毛)和非活动期(无鞭毛);活动期一般无颗石,或由同形晶粒构成为全颗石;非活动期颗石由异形晶粒构成为异颗石。营养方式主要为光合自养,有的为异养性。
  颗石虫自晚三叠纪开始出现,演化迅速,晚白垩纪种数达最高峰,近500种;始新世为另一高峰,至第三纪末期演化变慢。现生种类已知382种,在一个现代沉积组合中通常含20~30种。赫胥黎艾氏石是数量多且最常见的一种。
  分类和命名主要以颗石的形态、排列和数目为依据。由于颗石虫具有色素体,可进行光合作用,故被多数学者归入植物界金藻门;又因其具有运动鞭毛器,而被归入动物界肉鞭动物亚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3: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