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颜氏家训
释义 Yɑnshi Jiɑxun
《颜氏家训》(卷名:中国文学)
  北朝散文著作。北齐颜之推(531~590后)撰。之推字介。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梁湘东王萧绎镇荆州,以之推为其国左常侍。后随绎子萧方诸出镇郢州,掌书记。侯景陷郢州,几乎被杀,因救获免,押送建业。侯景之乱平息后,还江陵。萧绎称帝,任为散骑侍郎。西魏攻破江陵,被俘送长安。不久投奔北齐。官至黄门侍郎,平原太守。仕齐20年,不忘故国。北齐亡后入北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后病逝。颜之推一生,历仕四朝,多次险遭杀身之祸,因此深怀忐忑之虑。曾著《观我生赋》叙其生平,文词清远,后世多将此赋与庾信《哀江南赋》并称。原有文集,已佚。诗仅存 5首。曾被王士禛推为北魏、北齐间最优秀的作品(《古诗选》)。
  《颜氏家训》共20篇,作于隋初。内容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其中也有许多意义积极的见解。如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各种技艺和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对南朝士大夫虚浮柔弱之风进行了深切的揭露和批判。书中还对南北朝社会风气、习俗经常提出批评,如:赞成北方妇女参加劳动,反对重男轻女和买卖婚姻;提倡锻炼身体以养生,反对苟且偷生和炼丹服药追求长生;认为仕宦出处,要听其自然,反对钻营官职,贪图利禄。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其中《归心》篇宣传佛教思想,以唯心主义反驳当时反佛派的批评,曾引起后人的非议,有人便据此将《颜氏家训》归入杂家。这说明颜之推思想的复杂性,以及萧梁时代崇佛思潮对他的影响。《书证》、《音辞》两篇讲古书训诂、音韵问题,表现出作者在这方面造诣很深,历来受到学者重视。
  《文章》篇专谈文学问题。其观点大致与刘勰接近。主张文章原出于五经,作用主要在于“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等政治社会方面,其次才是抒发性情和艺术欣赏。强调内容重于形式,“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反对当时“趋末弃本,率多浮艳”,“辞胜而理伏”,“事繁而才损”的形式主义倾向。因此他特别强调文人的修养,反对轻薄矜夸,自我欣赏。对于古今文体,他以为应当各取其长,承认南朝文章在音律、对偶方面的讲究是一种进步,主张“宜以古之制裁为本,今之辞调为末,并须两存,不可偏弃也”,特别欣赏沈约“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易识字”、“易读诵”)的说法。颜之推的文学观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一定地位。
  《颜氏家训》以说理为主,每篇各一题,都不是长篇巨制的专论,而是围绕一个中心、综合多则的随笔。写法是先提出思想,然后列举一些故事作为例证。既有正面,也有反面,对比鲜明具体。故事虽然短小,描写却极生动。如写建康令王复,从未骑马,“见马嘶喷陆梁,莫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寥寥几笔,把愚昧怯懦的门阀子弟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对一些正面人物的描写也能抓住主要特点,给人深刻印象,从中不难看出《世说新语》的某些影响。文章说理时常常采用形象的比喻以及精采的民谣谚语,如“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等,颇似先秦诸子而又更加从容随便。全书语言通俗平易,朴素无华,既不是六朝骈体,也不完全象秦汉古文,而是接近当时口语的文体,在南北朝文学史上别具一格。
  有清代赵曦明注本、卢文弨补注本,近人严式海补校注本。今人王利器有《颜氏家训集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