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尔罗,A. |
释义 | Ma'erluo 马尔罗,A.(卷名:外国文学) André Malraux (1901~1976) ![]() 1933年希特勒上台,马尔罗投入国际反法西斯斗争。他出席1934年在莫斯科召开的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与纪德等人一起参加了援救遭受德国法西斯迫害的台尔曼和季米特洛夫的群众运动。1935年发表《可鄙的时代》一书,在序言中表达了赞成共产主义的观点。1937年西班牙内战爆发,马尔罗为西班牙共和国军队提供了一批战斗机,在马德里创建了一支国际飞行中队,自任队长,并多次参加飞行。1937年底发表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希望》,表达了他对革命战争所提出的理想与现实、目的与手段、友情与纪律等一系列问题的观点,赞扬西班牙人民的正义斗争。 1939年,马尔罗加入法国装甲部队,1940年受伤被俘,后逃出俘虏营。这时期所作小说《阿尔滕堡的胡桃树》(1943)正是他情绪低落与平静生活的产物,作品失去了以往的革命色彩,趋向于抽象的哲理论说。1944年春他化名“伯尔瑞上校”参加佩里格地区抵抗运动游击队,受伤被捕,德军撤退后出狱。同年,组建并指挥了“阿尔萨斯—洛林旅”配合正规军参加解放阿尔萨斯的战役。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尔罗成为戴高乐的忠实追随者,是法兰西人民联盟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政府情报部长和文化部长。著有《沉默的声音》、《想象中的世界雕塑博物馆》和《诸神的变异》等书,从美学角度继续探讨关于人的状况的哲理主题,在文艺领域颇具影响。晚年写有风格独特的回忆录《反回忆录》、《被砍伐的橡树》和几部艺术著作。1965年曾代表戴高乐总统访问中国。 参考书目 Pierre de Boisdeffre, André Malraux, 195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