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魁北克会议
释义 Kuibeike Huiyi(1943,1944)
魁北克会议(1943,1944)(卷名:外国历史)
Quebec Conferences (1943 and 194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总统F.D.罗斯福、英国首相W.L.S.丘吉尔及两国高级军政官员,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两次战略会议。
  第一次魁北克会议(代号"四分仪"或称“象限”) 1943年 8月14~24日举行。会议目的是研究欧洲作战的战略,并就与太平洋战场的有关问题达成协议。出席会议的还有加拿大总理。中国国民党政府代表宋子文参加了对日本作战的讨论。会议在讨论盟军1944年在法国北部登陆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英国提出了英、美军队在意大利推进和向南欧巴尔干进军的计划,继续反对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美国则力主盟军在西欧的主要任务应当是横渡英吉利海峡进攻欧洲大陆。英国的企图没有得逞。会议再次确认,“霸王”作战计划应比任何地中海新计划占有优先地位。会议批准以“铁砧”作战计划(后改称“龙骑兵”)配合“霸王”计划,即决定从地中海向法国南部登陆,以支持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主要战斗。在对日作战计划方面,会议决定在缅甸重新发动攻势,以建立联系中国的中、缅陆上交通线(即滇缅公路),并准备在德国崩溃后12个月内击败日本。此外,会议还讨论与解决了美、英盟军指挥权分工的问题,由美国将领指挥“霸王”战役,地中海战区的最高指挥权则移交给英国将领;签订了共同制造和使用原子弹的秘密协定;讨论了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的地位问题和美、英、苏、中关于普遍安全宣言草案;商定了意大利投降的条件。


  第二次魁北克会议  1944年 9月11~16日举行。当时,美、英等国已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苏军正向东欧、中欧挺进,德军面临三面围攻态势。会议着重讨论欧洲作战战略和处理德国的问题。会议决定:盟军应在西线全速挺进,突击鲁尔和萨尔,攻占德国的心脏地区;在意大利保持盟军原有兵力以牵制德军;战事如转至中欧,则应抢在苏军之前攻占维也纳;美、英就占领德国区域达成协议:东部为苏占区,西北部为英占区,西南部为美占区。两国首脑还草签了《摩根索计划》备忘录(该计划准备拆除德国全部工业设备,封闭所有矿井,变德国为农牧业国家。后因泄密并遭美国舆论强烈反对而于当年10月决定放弃)。两国决定加紧在缅甸和太平洋地区对日发动攻势;丘吉尔决定调动英国舰队主力到太平洋作战,罗斯福表示赞赏。双方估计欧洲战事结束18个月后才能击败日本。
  两次魁北克会议既反映了美英对法西斯国家协调作战的努力,也反映了两国因各自利益而造成的战略分歧。会议达成的协议虽然照顾了双方的利益,但美国由于实力雄厚,在两国关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