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鲍林规则 |
释义 | Baolin guize 鲍林规则(卷名:化学) Pauling’s rules 按照晶体结构的局部电中性要求,确定离子晶体中某一离子周围带异号电荷的离子数的规则。20世纪30年代初,L.C.鲍林提出以下五项规则: 第一规则 在每一正离子周围形成一个负离子配位多面体(见离子配位多面体),正、负离子的距离取决于半径和,正离子的配位数取决于正、负离子的半径比。 第二规则(电价规则) 在一个稳定的离子晶体结构中,每一负离子的电价ζ等于或近似等于诸邻接正离子至该负离子的静电键强si的总和,即 ![]() 第三规则 在配位结构中,公用多面体的棱,特别是公用多面体的面将会降低结构的稳定性。对于高电价和低配位数的正离子,这一效应特别显著。 第四规则 在含有一种以上正离子的晶体中,电价大、配位数低的那些正离子倾向于不公用多面体的点、棱、面等几何元素。 第五规则 晶体中实质不同的组成者的种数一般趋于最小限度。 鲍林规则高度概括了离子晶体中配位多面体及其连接方式的规律,对阐明晶体化学、地球化学领域涉及的复杂离子化合物(如硅铝酸盐等)的结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70年代,以I.D.布朗为代表的化学家提出的键价法以更广泛的精密实测晶体结构信息为基础,已将鲍林的电价规律发展到定量化的阶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