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黑色影片 |
释义 | heise yingpiɑn 黑色影片(卷名:电影) film noir 一类调子忧郁,情绪悲观,表现阴沉的愤世嫉俗的影片。侦探片、惊险片、悬念片的变种。首先使用这个名词的是法国作家和电影评论家N.法兰克,他是从“黑色文学”、“黑色喜剧”套用过来的。当时他使用这个词,主要是指好莱坞40年代出现的与传统侦探片样式不同的一些侦探影片。不同在于这类影片的主人公多半是私家侦探,受官方和犯罪集团两面夹击。通过主人公的家境和遭遇使人们明显感受到“正常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犯罪世界有内在的共同性,且在互相渗透。主人公在和对手较量中总会获胜,但是却又不得不服从社会法制。而这个社会和法制规范是以其和犯罪相融合为规范的,因而主人公的道德价值是双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这类黑色影片的发展势头,直到战后才又再次兴起,并一直延续到50年代中期。在第二阶段里,黑色影片里的主人公已不主要是私家侦探,而多半是些愤世嫉俗的人,他们对世道有了认识,但却陷入无保障的孤独之中。 黑色影片在手法上的特点,是悬念多惊险多,影调阴沉,规定情景给人一种阴郁可怖、前途莫测的危机感。 美国的黑色影片作品主要有J.休斯顿的《马耳他之鹰》(1941)、F.塔特尔的《出租的枪》(1942)、M.寇蒂芝的《卡萨布兰卡》(1943)、O.普雷明格的《劳拉》(1944)、B.怀尔德的《加倍赔款》(1944)、E.德米特里克的《走投无路》(1945)、T.加尼特的《邮差总按两次铃》(1946)、A.德·托特的《圈套》(1948)、N.雷的《以夜维生》(1949)、R.马特的《大火车站》(1950)、B.怀尔德的《日落大道》(1950)、R.奥尔德里奇的《拼命吻我》(1955)等。 受美国黑色影片的影响,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也拍摄了一些调子低沉、逃避现实的“黑色影片”,如H.G.克鲁佐的《巴黎警察局》(1949)、《曼侬》(1949)和《恐惧的代价》(1952),J.达辛的《男人的殴斗》(1955),H.德库安的《杀人犯的面孔》(1949),M.帕利埃罗的《死神手中的情侣》(1950),J.贝克尔的《不准动用这笔钱》(1954)等。 60年代,法国黑色影片开始触及现实,作者试图通过对迷惘的人群的描写和对厌世者的灰暗心理的揭示,勾画出一幅病态社会图画。如J.-P.梅尔维尔的《痛苦》(1963)、《第二次呼吸》(1966)和《武士》(1967), F.特吕弗的《密西西比河的美人鱼》(1969)等。 70年代以后,法国黑色影片较大胆地表现社会实况,力图暴露社会的黑暗面。J.乔瓦尼的《城市的两个人》(1973)以及J.贝尔托的《白面》(1981,一译《雪》)、C.贝里的《告别往昔》(1983)等。 有人把“黑色影片”做广义的解释,甚至把20年代德国的表现主义影片和30年代的好莱坞的强盗片都称之为黑色影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