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冀中区五一反扫荡
释义 Jizhongqu Wu-yi Fɑn Sɑodɑng
冀中区“五一”反“扫荡”(卷名:军事)
“May First” Counter-Campaign against“Mopping Up”in Central Hebei Area
  1942年5~6月,冀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打败日军大规模“扫荡”的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使中国华北地区成为其扩大侵略战争的“兵站基地”,对各抗日根据地加紧进行所谓“治安肃正”作战。1942年5月初至6月底,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第41师团主力及第110、第26、第27师团、独立混成第7、第9旅团各一部和骑兵第13联队连同伪军共5万余人,采取“铁壁合围”、“反复合击”、“分区清剿”以及“辗转抉剔”等战术,并以派遣特务队、使用快速部队相配合,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企图一举消灭冀中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完全控制冀中地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所属冀中军区(第3纵队兼)司令员吕正操、政治委员程子华和冀中区党委书记黄敬,根据中共中央关于长期坚持冀中平原游击战争的指示,指挥主力部队15个团、 地方武装15个支队,共3万余人,在根据地人民的支援及北岳、太行、冀东、冀南等区八路军的配合下,采取以主力一部同地方部队、民兵相结合,在内线坚持斗争,主力大部适时转移至外线寻机歼敌的作战方针,展开反“扫荡”作战。


  5月1日开始,日伪军从石家庄至定县、保定至大城、沧县至德州一线出动,向冀中中心地区合围。日伪军紧缩包围,逐步形成了由深泽沿滹沱河至献县、经衡水至晋县的环形包围圈,企图将冀中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压缩于该地区,一举歼灭。冀中军区遣一部兵力以袭击、伏击、阻击等手段钳制进攻的日伪军,掩护机关转移,并在无极县赵户村、肃宁县窝北镇、深县护驾池等地歼日伪军1000余人。经十数日辗转激战,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大部主力乘机跳出日伪军封锁圈,机关转移到滏阳河以东地区,部队分散在内线坚持斗争。 至5月底,日伪军在封锁圈内反复进行“梳篦扫荡”、“拉网扫荡”、“抉剔清剿”,多次施放毒气,到处抢掠、抓丁、烧杀、奸淫,并组织“维持会”。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部队和民兵依托地道和村间道沟,灵活运用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袭击日伪军运输队,打击小股日伪军,保护人民群众和粮食财产。在此期间,外线部队袭击了大城、文安、新镇、安国等20余座城镇。并在无极县小吕王村、 深泽县白庄、 定县北疃等地多次阻击、伏击日伪军。战斗中,冀中军区部分机关和部队也遭到较大损失,第8军分区司令员常德善、政治委员王远音等多名师、团职干部壮烈牺牲;骑兵团、第18团因日军多次合击,穷追不舍,损失过半;定县县大队、民兵各一部及群众800余人在北疃地道中惨遭日军毒气杀害。 日军“扫荡”、合击日趋紧张激烈,至6月上旬,日伪军占据了冀中根据地所有县城和较大集镇、村庄,共建立1700多个据点,挖掘4000多公里封锁沟,把根据地分割成2600多块。冀中军区遵照八路军总部的指示。除留少数主力部队配合地方武装、民兵在冀中坚持斗争外,主力部队大部陆续向冀南、太行、北岳根据地转移。转移中经激战后又自动聚合在一起的第6、第7军分区的3个连,在游击队配合下,6月9日于深泽城东北宋庄抗击日伪军1800余人的进攻。他们依托三道防御阵地,由清晨战至深夜,击退日伪军38次冲击,毙伤冀渤特区警备司令官板本以下1200余人。该部伤亡73人。12日,冀中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在第27团的掩护下,转移至冀南区南宫、威县间的掌史村时,遭到日伪军3000余人的围攻,激战终日,歼日伪军300余人后,乘夜暗安全转移。6月底,日军收缩于主要城镇,反“扫荡”作战结束。
  日军的残酷“扫荡”,使冀中抗日根据地遭到严重摧残,军区部队受到较大损失,人民群众被杀、被捕达5万余人,根据地绝大部分变为游击区。但是,冀中区军民在反“扫荡”中英勇奋战,共歼日伪军1.1万余人,使日伪军聚歼冀中区八路军和完全控制冀中地区的企图未能实现,以八路军主力一部为骨干,结合地方武装、民兵进行的多种形式的游击战,仍然活跃在冀中平原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