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反日义兵斗争
释义 Fan Ri Yibing Douzheng
反日义兵斗争(卷名:外国历史)
Korean National Armed Struggle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李朝末年朝鲜人民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斗争。朝鲜义兵始于16世纪“壬辰倭乱”,甲午农民战争失败后,部分农民军转入游击斗争,成为近代义兵运动的先声。1895年10月,日本策划乙未事变杀害闵妃,接着又操纵亲日派内阁强行实施剪发令,激起朝鲜人民的义愤,爱国的两班儒生(封建知识分子)倡议讨敌,传檄四方,各地义兵勃起。义兵的基本群众是农民,其中以江原道李昭应和忠清道柳麟锡等领导的队伍影响较大,以柳麟锡为总指挥的义兵部队,到处袭击官府,处死亲日官吏,名扬南方各道,给侵略者和卖国贼以沉重打击。朝鲜国王利用义兵运动,于1896年 2月出奔俄国公使馆,发动政变,亲日派内阁垮台,日本侵朝暂时收敛。
  1905年,日本通过日俄战争,确立了对朝鲜的独霸地位,并通过《乙巳保护条约》变朝鲜为“保护国”,激起朝鲜人民的强烈反抗,各地义兵再次兴起,以更大的规模、在更广阔的地区展开抗争。忠清道闵宗植、全罗道崔益铉和庆尚道申幐石领导的队伍声势最大。义兵斗争席卷整个三南地区。一些矿工和士兵也加入义兵队伍,各地形成群众性的暴动。


  1907年6月,日本借口朝鲜国王李熙(高宗)派密使出席海牙和平会议控诉日本的事件,迫使高宗退位。7月,强使朝鲜缔结《丁未七款条约》,朝鲜的行政权和司法权全部由日本统监掌握,一切内政绝对遵从统监的训令,强行解散朝鲜军队,加快吞并朝鲜的步伐。京城侍卫队和地方镇卫队的爱国军人举行暴动,与地方义兵汇合,增强了义兵的战斗力,北起鸭绿江,南至济州岛,义兵斗争遍布全国。主要义兵将领有洪范图、车道善、李麟荣等。1908年义兵斗争达到高潮。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后,全力残酷镇压义兵,使义兵遭受很大损失。但义兵部队仍然坚持斗争,一部分义兵移至北部边境、中国东北和俄国沿海州一带,转为独立军运动。
  义兵斗争在朝鲜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显示了朝鲜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力量和战斗精神。但义兵队伍分散,缺乏武器和训练,敌我双方力量过于悬殊,因此没有取得争取独立的胜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