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戊戌变法
释义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亦称“戊戌维新”。清末政治改革运动。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惨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康有为等在北京发动各省应试举人1300余人上书光绪帝,反对签订《马关条约》,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参见“公车上书”(19页)],组织强学会,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在各地组织学会,设立学堂和报馆,宣传变法维新,影响及于全国。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政治力量,得到军机大臣翁同龢和湖南巡抚陈宝箴等的支持。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帝国主义阴谋瓜分中国日亟,康有为又赶到北京上书,请求变法。1898年(戊戌年)4月康有为等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倡设保国会于北京。光绪帝接受变法主张,引用维新人士,6月11日颁发“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自强。此后103天内,连续颁发维新法令,从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方面推行新政[参见“百日维新”(20页)]。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操纵军政实权,坚决反对变法维新,9月21日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等六人,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国外,变法运动失败。参见“戊戌政变”(20页)。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事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