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戏曲
释义
戏曲
戏曲xì qǔ  中国传统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因素而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出处:语词卷 • X • xì • 戏
戏曲  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渊源于秦汉的乐舞、俳优和百戏。唐有参军戏,北宋时形成宋杂剧(金称“院本”)。南宋时温州一带产生的南戏,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金末元初在北方产生元杂剧,戏曲创作和演出空前繁荣,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戏曲作家、作品和艺人,在中国戏曲史和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明代又在南戏的基础上形成传奇,清中叶后各地方剧种广泛产生,称“花部”。戏曲剧本一般都兼用韵文和散文,分“折”或“出”,现代戏曲则多分“幕”或“场”。剧中人物分由生旦净丑等脚色行当扮演,杂剧、传奇的角色名称不尽相同。音乐体式有唱曲牌的“联曲体”、唱七字句或十字句为主的“板腔体”,或综合使用二者。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文体 作法
戏曲  中国传统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因素而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总体性的演出艺术。渊源于古代散乐歌舞和俳优表演。汉有歌戏、百戏和角抵。唐有歌舞戏和参军戏。北宋时形成宋杂剧(金称院本)。金末元初在北方产生元杂剧,戏曲创作和演出空前繁荣,出现了一些著名戏曲作家、作品和艺人,在中国戏曲史和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明清各地方剧种广泛兴起,以昆曲、京剧为代表,创作了丰富的戏曲文学,建立了完整的舞台艺术体系。传统戏曲剧本一般分“折”或“出”,剧中人物分由生、旦、净、丑等脚色行当扮演,表演上按脚色行当而各有不同的程式动作和唱、做、念、打的不同特点。音乐体式有唱曲牌的“联曲体”、唱七字句或十字句为主的“板腔体”,或综合使用两者。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中国戏曲 • 源 流
戏曲  中国传统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因素而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总体性的演出艺术。渊源于古代散乐歌舞和俳优。汉有歌戏、百戏和角抵。唐有歌舞戏和参军戏。北宋时形成宋杂剧(金称院本)。金末元初在北方产生元杂剧,戏曲创作和演出空前繁荣,出现了一些著名戏曲作家、作品和艺人,在中国戏曲史和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明清各地方剧种广泛兴起,以昆腔、京剧为代表,创作了丰富的戏曲文学,建立了完整的舞台艺术体系。传统戏曲剧本一般分“折”或“出”,剧中人物分别由生、旦、净、丑等脚色行当扮演,表演上按脚色行当而各有不同的程式动作和唱、做、念、打的不同特点,技术要求很高。音乐体式有唱曲牌的“联曲体”、唱七字句或十字句为主的“板腔体”,或综合使用两者。据1985年统计,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剧种共有340种左右。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音乐 • 名词术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