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牛李党争
释义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  唐后期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朋党之争。旧说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牛僧孺、李宗闵对策时因讥刺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父)而久不得升迁,双方结怨。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李宗闵因其婿以关节进士及第被贬出朝,旧史有谓翰林学士李德裕证成此事者。从此各分朋党,互相倾轧。大和三年(829年)李宗闵得宦官之助为相,时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被召入朝,裴度荐以为相。四年,李宗闵引牛僧孺同相,出李德裕为西川节度使。此后,双方攻讦不休,成为朝中形同水火两大派系,史称“牛李党争”。五年,以维州受降事(参见“牛僧孺”,719页)两党斗争更烈,李党所为,牛党必斥之。故李德裕虽有善政,亦收效甚微。武宗时,李德裕入朝为相,李宗闵被贬死,牛僧孺亦被贬黜。宣宗时,牛党得势,李党全遭罢斥,李德裕被贬死于崖州(今海南海口琼山区东南),牛僧孺回朝后亦病死。两大派互相倾轧近四十年。据近人研究,认为旧史所叙事实谬误颇多。元和三年对策讥弹的权贵指宦官,有与僧孺、宗闵同时以对策被排斥之皇甫湜策文为证。长庆元年李宗闵被贬事,李德裕亦未介入,证成此事者为元稹。并认为牛李党争的开始,至早只能从大和四年李宗闵引牛僧孺同相时起算。从该年至大中初年不过十七八年,旧史称四十年亦误。错误在于传世资料多出牛党之手所致。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事件、一般制度 • 晋、南北朝、隋、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