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W • wèi • 卫
词条 | 卫士 |
释义 | 卫士 卫士(wèi shì) 守卫的士卒。《史记·李斯传》:“赵高诈诏卫士。”汉代指守卫皇宫的兵士。在京师守卫皇宫陵寝的卫士由三辅征发,诸侯王国的则在其国内征发。又隋唐行府兵制,府兵轮番担任宿卫。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规定称军人为卫士,唐朝沿用。天宝十一载(752年)卫士上番宿卫之制既废,乃改称武士。 出处:语词卷 • W • wèi • 卫 卫士 亦称“卫卒”。秦、汉时守卫皇宫、陵寢及京城诸官署的士兵。西汉时由内郡征发,边郡及王国不发。《汉旧仪》:“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而以为卫士。”卫士服役期为一年,岁末轮换。期满者于次年正月在宫中参加飨礼毕,即返回故里。东汉因之。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定制,十二卫及东宫六率所领府兵各有名号,如骁骑、豹骑、熊渠、羽林等,总称为卫士。唐因之。后改称武士。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兵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