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顿
出处:哲学卷 • 科学技术哲学 • 人 物
词条 | 牛顿 |
释义 | 牛顿 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 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与天文学家。毕业于剑桥大学, 后任该校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会长。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建立者以及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由于他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人们常把经典力学称为“牛顿力学”。在光学上,致力于色的现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1666年用三棱镜分析日光,发现白光是由不同颜色(即不同波长)的光构成,成为光谱分析的基础,并制作了牛顿色盘。1675年观察到牛顿环。关于光的本性,主张光的微粒说。1704年出版《光学》一书。在热学上,确定冷却定律。在天文学上,1671年创制反射望远镜,初步考察了行星运动规律,解释潮汐现象,预言地球非正球体,并由此说明岁差现象等。在数学上,提出“流数法”,和莱布尼茨并称为微积分的创始人,并建立了二项式定理。牛顿的哲学思想基本上属于自发的唯物主义,例如他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但把时间、空间看作是同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的,相互间也并无联系,因而提出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观点,它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他还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提出一切行星都在某种外来的“第一推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的说法。晚年致力于编写以神学为题材的著作。还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 牛 顿 出处:哲学卷 • 科学技术哲学 • 人 物 牛顿 简称“牛”。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符号N。为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而命名。使1千克质量的物体获得1米/秒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力 学 • 总 类 牛顿(Helmut Newton,1920—2004) 德裔澳大利亚摄影师。生于德国。1936年开始学习摄影,1938年移居澳大利亚,从事自由摄影职业。1948年与女摄影师兼演员布朗妮结婚,后者对其摄影风格影响很大。1956年后回到欧洲,为《时尚》、《花花公子》、《Elle》等知名杂志供稿。作品惊世骇俗,富于情色幻想,是现代时装摄影和人体摄影的佼佼者。代表作有《她们来了》、《法国时尚》、《快乐时刻》等。 出处:美术卷 • 摄影 • 人物 • 外国 牛顿 简称“牛”。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符号N。为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而命名。使1千克质量的物体获得1米/秒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数 学 • 人物及著作 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 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与天文学家。毕业于剑桥大学,获硕士学位。1669年任该校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会长。两次被选为英国国会议员,1705年被英女王封为爵士,是受到封爵的第一位科学家。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建立者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由于他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人们常把经典力学称为“牛顿力学”。在光学上,致力于色的现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1666年用三棱镜分析日光,发现白光是由不同颜色(即不同波长)的光构成,成为光谱分析的基础,并制作了牛顿色盘。1675年观察到牛顿环。关于光的本性,主张光的微粒说。1704年出版《光学》一书。在热学上,确定冷却定律。在天文学上,1671年创制反射望远镜,初步考察行星运动规律,解释潮汐现象,预言地球非正球体,并由此说明岁差现象等。在数学上,提出“流数法”,与莱布尼茨并称为微积分的创始人,并建立了二项式定理。牛顿的哲学思想基本上属于自发的唯物主义,例如,他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但把时间、空间看作是同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的,相互间也并无联系,因而提出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观点,它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他还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提出一切行星都在某种外来的“第一推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的说法。晚年任造币厂总监,致力于编写以神学为题材的著作。所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正式提出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将力学建立在严谨的数学演绎的基础上,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著作”。还著有《广义算术》等。 牛 顿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天 文 学 • 总 类 牛顿 简称“牛”。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符号N。为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而命名。使1千克质量的物体获得1米/秒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物 理 • 计量单位 牛顿(Isaac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物 理 • 人 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