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医药科学卷 • 现代医学 • 基础医学 • 生 理 学
词条 | 血黏度 |
释义 | 血黏度 血黏度 血液因内含血细胞和血浆蛋白等颗粒物而加大其液体分子的内摩擦所形成的阻力大小。通常在体外测定血液或血浆与水相比的相对黏度,血液的相对黏度为4~5,血浆为1.6~2.4。血黏度显著增高时,可增加血流阻力,影响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 出处:医药科学卷 • 现代医学 • 基础医学 • 生 理 学 血黏度 血液因内含血细胞和血浆蛋白等颗粒物而加大其液体分子的内摩擦所形成的阻力大小。为反应血液黏滞性的指标之一。通常在体外测定血液或血浆与水相比的相对黏度,血液的相对黏度为4~5,血浆为1.6~2.4。影响血黏度的主要因素有:红细胞聚集性及变形性,红细胞压积、大小和形态,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等等。血黏度显著增高时,可增加血流阻力,影响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 出处:生命科学卷 • 总论 • 生理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