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法学卷 • 民法学 • 总论
词条 | 行为 |
释义 | 行为 行为 民事法律事实的一种,也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之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包括民事行为和事实行为。民事行为是行为人旨在发生、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如自然人立遗嘱的行为、当事人订立合同的行为。事实行为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的行为,如拾得遗失物的行为、作品的创作行为。行为在法律上包括作为和不作为。有些法律关系是以人的活动为客体的,如运送合同中的运送旅客或者货物的行为,保管合同中的保管行为。 出处:法学卷 • 民法学 • 总论 行为(behavior) 有机体对所处情境的所有反应的总和。包括所有内在的和外在的、生理性的和心理性的反应。心理学的不同分支学科研究行为的角度不尽相同。生理心理学主要从激素和神经的角度研究有机体行为发生的生理机制;认知心理学主要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有机体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社会心理学则从人际互动的角度研究有机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心理机制。行为依据产生的时间和原因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依据参与者的多少分为: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依据行为的功能分为:摄食行为、躲避行为、性行为和探究行为;依据行为的显露程度分为:内隐行为和外显行为。 出处:心理卷 • 普通心理学 • 基本概念 行为 在刑法上,一般指危害行为,即被刑法明文禁止,表现人的意识和意志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或者言词。有作为、不作为和持有三种形式。行为是犯罪的基础,是犯罪的必备要件,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行为则无犯罪”。对行为的具体含义,存在着自然行为论、社会行为论、目的行为论和人格行为论等观点的争论。 出处:法学卷 • 刑法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