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战时共产主义
释义
战时共产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  亦称“军事共产主义”。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所实行的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在农业中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私人买卖粮食;在工业中实行实物供给制,即企业不独立进行核算和计算盈亏,所需生产资料由国家供给,产品交由国家直接分配;禁止日用必需品的私人贸易,实行主要消费品的配售制度;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劳动义务制。其实质是采取军事非常手段,按共产主义原则调节国家的生产和分配。后来列宁针对这一点说:“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选集》第4卷第570页)战争结束后,在1921年春改行新经济政策。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现代史 • 苏联 • 俄罗斯现代史
战时共产主义  亦称“军事共产主义”。苏俄政府为粉碎国内地主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发动的反苏维埃政权的战争而采取的一系列特殊的临时性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1918—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爆发后,苏维埃国家经济面临困境,为了把仅有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苏维埃政府实行一系列的临时性政策。主要包括:国内贸易国有化、余粮收集制、产品配给制、劳动义务制、全部工业国有化。通过采用带有军事性质的手段,在市场之外建立起城乡之间直接的商品交换,使苏维埃俄国迅速形成了严格控制整个国民经济的、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为赢得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战争结束后,该政策与和平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不适应性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并引起了社会动荡,1921年被新经济政策取代。
出处:经济卷 • 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