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比丘
释义
比丘
比丘bǐ qiū  梵文Bhiku的音译,意译“乞士”。佛教对年满二十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男僧的称呼。《魏书·释老志》:“桑门为息心,比丘为行乞。”
出处:语词卷 • B • bǐ • 比
比丘  译自梵语BhikṢu,亦译“苾 ”,意为“乞士”。因初期以乞食为生而得名。佛教出家五众(其余四众为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之一。指年满20岁、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僧侣。中国汉传佛教俗称“和尚”。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称谓、教职、教制
比丘Bhawani Bhiksu1914—1981  尼泊尔作家。12岁开始用印地语写作,20岁后改用尼泊尔语。主要作品有诗作《幻影》、《光环》、《修饰》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创作以小说为主,主要有《客人》、《苏帕德拉祖母》、《水仙花》、《女主人》、《旋涡》等,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曾获莫登文学奖和特里普万文学奖。是尼泊尔皇家学院终身院士。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尼 泊 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4:4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