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中世纪哲学 • 学 说
词条 | 犹太哲学 |
释义 | 犹太哲学 犹太哲学 产生于希腊化时期前后专门论证犹太教教义的宗教神学化的哲学体系。最早的犹太哲学家是斐洛。他用柏拉图主义、新斯多亚主义解释犹太教经典,认为上帝是纯存在,是超验的,故我们只能说上帝不是什么,而不能说他是什么。认为上帝和世界是通过神秘的逻各斯为中介而联系起来的。犹太哲学在中世纪得到了发展,活动中心转到了西班牙,主要关注宗教信仰和理性知识的和谐一致问题。中世纪最主要的犹太哲学家是迈蒙尼德,他对犹太教教义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解释,反对当时不断滋长的犹太神秘主义。继承了斐洛的否定神学,认为上帝和世界根本不同,我们对世界万物的存在及其属性和特点的描述是不适用于上帝的 ,但上帝存在着。他用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推动者、宇宙第一因和绝对必然的存在等进行论证。认为通过人的能动理智的活动,人能与上帝建立直接联系,对上帝的知识才是最高知识,真理标准在于是否符合《圣经》。迈蒙尼德死后犹太神秘主义有很大发展,突出的是诺斯替教的神秘主义,出现了支持迈蒙尼德和支持犹太神秘主义的两派对立和争论。这种对立一直继续到17世纪,并扩展到欧亚两洲的犹太社会中。随着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对犹太传统的怀疑和否定,如尤利尔(Uriel da Casta, 1585—1647)提出了自然神论,斯宾诺莎提出犹太教应随着神殿的毁坏而结束。同时也出现了犹太教的改革运动,如门德尔松(Moses Mendelssohn, 1729—1786)主张犹太教要顺应社会发展,实行思想自由,容忍各种意见,重视理性和科学,修改犹太教的礼仪,对《圣经》和不成文法作出科学的解释。但18—19世纪神秘主义在犹太文化中有所发展,在20世纪产生了犹太神秘主义哲学家,如布伯(Martin Buber, 1878—1965)等,这种哲学对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和宗教存在主义有直接影响。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中世纪哲学 • 学 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