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表示几种情况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如:又高又大;又惊又喜。《国语·晋语一》:“既无老谋,而又无壮事,何以事君?”
❸表示更进一层。《孟子·公孙丑上》:“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❹表示转折。如:想把事情告诉他,又怕他承受不了。
❺用在否定句或反问句里加强语气。如:你又不是三岁的孩子!《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❻表示整数之外再加上零数。如:一又二分之一。
❼表示另外、附加的意思。如:又及。朱彝尊《百字令·度居庸关》词:“薄寒渐甚,征袍明日添又。”
❽通“有”。《诗·周颂·臣工》:“亦又何求?”
❾通“宥”。《礼记·王制》:“王三又,然后制刑。”
出处:语词卷 • Y • yòu •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