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双螺旋模型
释义
双螺旋模型
双螺旋模型  遗传物质DNA的分子结构是以双螺旋状态存在的。由美国遗传学家沃森(James Dewey Watson,1928— )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根据英国晶体衍射专家威尔金斯(Maurice Hugh Frederick Wilkins,1916—2004)对DNA的X线衍射资料,以及碱基含量分析、键长键角资料和酸碱滴定行为等数据,于1953年提出。按此模型,DNA分子是由两条多核苷酸链构成,它们走向相反,都是右手螺旋,平行地环绕一共同的轴而形成双螺旋。两链通过碱基对之间的氢键相互结合。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成对,称为“互补碱基”。对应的两条链称为“互补链”。B型结构的DNA的螺旋直径为2纳米,每旋一周为3.4纳米,相等于10个核苷酸对,核苷酸对的间距为0.34纳米。这个模型成功地说明了遗传物质DNA结构与功能的分子基础,标志着分子生物学体系的开始形成。是20世纪自然科学的一项重大突破。20世纪70年代发现DNA还有Z型结构,不是右手螺旋,而是左手螺旋。
脱氧核糖 核酸双螺 旋的一段
出处:生命科学卷 • 总论 • 生物化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8: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