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帮助;支援。如:抑强扶弱;扶危济困;救死扶伤。《国策·宋卫策》:“扶梁伐赵。”
❸古代女子肃拜的姿态。《释名·释姿容》:“拜……于妇人为扶,自抽扶而上下也。”毕沅疏:“肃拜者,俯首正立,敛两褎(袖)于胸前而低卬之,故曰抽扶而上下。”按“扶”即“福”,参见“福
❹”。
❹古代度法,并四指宽度为一扶。《礼记·投壶》:“筹,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参见“扶寸”。
❺姓。汉代有扶卿。 另见pú。
出处:语词卷 • F • fú • 扶
词条 | 扶 |
释义 | 扶 扶(fú) ❶支持;搀扶。如:扶老携幼。《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❷帮助;支援。如:抑强扶弱;扶危济困;救死扶伤。《国策·宋卫策》:“扶梁伐赵。” ❸古代女子肃拜的姿态。《释名·释姿容》:“拜……于妇人为扶,自抽扶而上下也。”毕沅疏:“肃拜者,俯首正立,敛两褎(袖)于胸前而低卬之,故曰抽扶而上下。”按“扶”即“福”,参见“福 ❹”。 ❹古代度法,并四指宽度为一扶。《礼记·投壶》:“筹,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参见“扶寸”。 ❺姓。汉代有扶卿。 另见pú。 出处:语词卷 • F • fú • 扶 扶(pú) 通“匍”。见“扶服”、“扶伏”。 另见fú。 出处:语词卷 • P • pú • 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