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犹沉浮。张衡《南都赋》:“进退屈伸,与时抑扬。”
❸犹褒贬。《抱朴子·行品》:“臧否区分,抑扬咸允。”亦偏指贬抑。《北史·甄琛传》:“外相抑扬,内实附会。”
出处:语词卷 • Y • yì • 抑
词条 | 抑扬 |
释义 | 抑扬 抑扬(yì yánɡ) ❶音调有起有伏,或高或低。温庭筠《感旧陈情》诗:“抑扬中散曲,漂泊孝廉船。” ❷犹沉浮。张衡《南都赋》:“进退屈伸,与时抑扬。” ❸犹褒贬。《抱朴子·行品》:“臧否区分,抑扬咸允。”亦偏指贬抑。《北史·甄琛传》:“外相抑扬,内实附会。” 出处:语词卷 • Y • yì • 抑 抑扬 辞格之一。为了凸显所要褒扬、肯定或所要贬低、否定的一方,采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的说法。如欧阳山《高乾大》:“他识字不多,他的革命知识,他的农业、工业、商业的知识,可是渊博得很!”这是先抑后扬,以凸显“他”的“渊博”。又如陶铸《松树的风格》:“我常想: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但它们给人们的印象只是一种‘好看’的外表,不能给人以力量。”这是先扬后抑,以表达对柳树、桃李的某种贬抑。 出处:语言学卷 • 修辞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