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凉乐
释义
西凉乐
西凉乐  ⑴ 亦称“西凉伎”。隋、唐九部乐、十部乐之一。古西凉为十六国之一,据有今甘肃西部,在内地通西域的交通要道上。《隋书·音乐志》载:“西凉者,起苻氏之末,吕光、沮渠蒙逊等据有凉州,变龟兹声为之。号为秦汉伎。”魏太武帝平河西得之,谓其“西凉乐”,至魏、周之际,谓其“国伎”。隋炀帝时,七部乐增为九部乐,国伎又改西凉伎,为“凉人所传中国旧乐,而杂以羌胡之声”。其中“白舞”舞者一人,“方舞”四人。方舞服饰为假髻、玉支钗、紫丝布褶、白大口袴、五彩接袖、乌皮靴。有歌曲《永世丰》、解曲《万世丰》、舞曲《于阗佛曲》。乐工27人,着平巾帻、绯褶。乐器有筝、箜篌、琵琶、笙、箫、筚篥、笛、钟、磬、腰鼓等。  ⑵ 泛指糅合了中原与西域乐舞成分而形成的具有西凉风味的乐舞。《旧唐书·音乐志》载:“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唐代庆善乐所用的伴奏乐曲,软舞类的“凉州舞”,白居易《西凉伎》诗中描绘的“狮子舞”等,均属此类。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舞蹈 • 名词术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