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作 家 • 清代作家
词条 | 王韬 |
释义 | 王韬 王韬(1828—1897) 清文学家。初名利宾,后改名韬,字紫诠,号仲弢,又号天南遯叟、弢园老民,江苏长洲(今苏州)人。诸生。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应聘入上海英国教会所办墨海书馆。咸丰间曾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军,被清廷通缉,逃往香港。同治六年至九年(1867—1870)赴英国译书,并游历法、俄等国。归后在香港主编《循环日报》,评论时政,宣传变法。晚年寓居上海,主持格致书院。为文开近代报章体先河,笔致夭矫灵变,不以雕饰为能。又善作小说,工诗。有《弢园文录外编》、《弢园尺牍》、《蘅华馆诗录》、《台事窃愤录》,文言小说集《淞隐漫录》、《遁窟谰言》、《淞滨琐话》,笔记《瓮牖余谈》等。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作 家 • 清代作家 王韬(1828—1897) 清末政论家。初名利宾,后改名韬,字紫诠,号仲弢,又号天南遯叟、弢园老民。江苏长洲(今属苏州)人。秀才出身。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在上海英国教会办的墨海书馆工作。1862年初(咸丰十一年底)回乡,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军,被清政府通缉,逃往香港。1867—1870年(同治六年至九年),赴英国译书,并游历法、俄等国。1874年在香港主编《循环日报》,评论时政,宣传变法。主张设议院、广贸易、开煤矿、筑铁路、兴织纴、造轮船、办学校。1884年(光绪十年)回沪,主持格致书院。主张科举考试废除八股诗文,考试科目则为经学、史学、掌故、词章、舆图、格致、天算、律例、辩论时事、直言极谏十科,武科则废刀马弓古改试枪炮。积极倡立学校,主张学校所学除“文学”外,还须有“艺学”,即格致、天算、舆图、律例之学。著作有《弢园文录外编》、《弢园尺牍》等。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王韬(1828—1897) 清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初名利宾,字紫诠,号仲弢,又号天南遁叟。秀才出身。曾受英人理雅各之聘赴英译书,游历法、俄等国。主张变法自强,说:“盖万世不变者,孔子之道也。”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恃商为国本”,指出“商富即国富”。著有《弢园文录外编》、《弢园尺牍》等。 出处:经济卷 • 经济思想史 • 中国经济思想史 • 人物 王韬(1828—1897) 近代报人、政论家。原名利宾,后改名瀚,字仲薇,号懒今,江苏长洲(今苏州)人。1862年亡命香港后改名韬,字仲弢,又字紫诠,号天南遯叟。1845年考取秀才。1849年在上海墨海书馆工作。1857年参加《六合丛谈》的编辑工作。1864年兼任《近事编录》的编辑工作。1867—1870年在欧洲各国游历、考察。1874年在香港集资创办《循环日报》,任主笔,撰写大量政论文章,倡言维新变法,文字深入浅出,后被发展为一种全新的报章文体。部分政论文章后收入《弢园文录外编》。1879年去日本考察,撰《扶桑游记》。1884年回上海,后开设弢园书局,主持格致书院。另著有《普法战纪》、《弢园尺牍》等。 出处:文化、新闻出版卷 • 新闻 • 中国新闻传播界人物 王韬(1828—1897) 清末政论家。初名利宾,后改名韬,字紫诠,号仲弢,又号天南遯叟、弢园老民,江苏长洲(今苏州)人。秀才出身。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在上海英国教会办的墨海书馆工作。1862年初(咸丰十一年底)回乡,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军,被清政府通缉,逃往香港。1867—1870年(同治六年至九年),赴英国译书,并游历法、俄等国。1874年在香港主编《循环日报》,评论时政,宣传变法。主张设议院、广贸易、开煤矿、筑铁路、兴织纴、造轮船、办学校。1884年(光绪十年)回沪,主持格致书院。著作有《弢园文录外编》、《弢园尺牍》等。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人物 王韬(1828—1897) 清末政论家。初名利宾,后改名韬,字紫诠,号仲弢,又号天南遯叟、弢园老民。江苏长洲(今苏州)人。秀才出身。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在上海英国教会办的墨海书馆工作。1862年初(咸丰十一年底)回乡,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军,被清政府通缉,逃往香港。1867—1870年(同治六至九年),赴英国译书,并游历法、俄等国。1874年在香港主编《循环日报》,评论时政,宣传变法。主张设议院、广贸易、开煤矿、筑铁路、兴织纴、造轮船、办学校。1884年(光绪十年)回沪居住,主持格致书院。著作有《弢园文录外编》《弢园尺牍》等数十种。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