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无入声说
释义
古无入声说
古无入声说  音韵学学说。认为除了缉、合等收[p]尾的韵部以外,中古《广韵》的其他入声韵在上古都是去声韵,入声是由魏晋时代沈约等人创立的。此说为清代孔广森所创,其《诗声类》卷一云:“至于入声,则自缉、合等闭口音外,悉当分隶自支至之七部,而转为去声。盖入声创自江左,非中原旧读。”卷八又云:“案周京之初,陈风制雅,吴越方言未入于中国,其音皆江北人唇吻,略与中原音韵相似,故《诗》有三声而无入声。今之入声,于古皆去声也。”孔氏以为沈约是江南人,江南有入声,他自己是江北人,江北无入声,而在《诗经》中去、入两声之字经常通押,因此认为上古没有入声,入声是由沈约等人创造出来的。其实,任何个人都不能创造语音或声调,写作《切韵》的八个人大半是北方人,从上古到中古,入声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
出处:语言学卷 • 音韵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1: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