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如:我比量了一下,这根木料做立柱短了点。
❸做出某种动作的姿势;比试。如:他端起枪,比量着,没敢放。
出处:语词卷 • B • bǐ • 比
词条 | 比量 |
释义 | 比量 比量(bǐ liɑnɡ) ❶比较,考量。《颜氏家训·勉学》:“比量逆顺,鉴达兴亡。” ❷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如:我比量了一下,这根木料做立柱短了点。 ❸做出某种动作的姿势;比试。如:他端起枪,比量着,没敢放。 出处:语词卷 • B • bǐ • 比 比量 佛教因明用语。即在现量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由和事例(因、喻)为根据,由已知推论未知的思维和论证形式。《因明正理门论》:“余所说因生者,谓智是前智,余从如所说能立因生,是缘彼义。此有二种:谓于所比审观察智,从现量生或比量生,及忆此因与所立宗不相离念,由是成前举所说力,念因同品定有等故,是近及远比度因故,俱名比量。”比量是对“共相”(事物的一般属性)的认识。其论式或作五段,或作三段。分“为自比量”与“为他比量”二种。为自比量局限于思维领域,是为自己认识事物而在头脑中进行的推理活动,不形诸语言文字。为他比量是用语言文字把通过为自比量所得到的认识表达出来,启发他人悟解接受。又分真比量和似比量二种。真比量是符合因明规则的正确推理和论证,似比量是违反因明规则的错误推理和论证。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因 明 比量 印度因明术语。在现量的基础上,由比度事物共相(一般属性)而获得的知识。即由推理获得的知识,属间接知识。如:见此山有烟,而断定此山有火。比量有时亦泛指推理与论证,其中又分为为他比量和为自比量。 出处:哲学卷 • 逻 辑 学 • 因 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