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shēn  ❶表达;表明。如:重申前意;三令五申。《礼记·郊特牲》:“大夫执圭而使,所以申信也。”
  ❷明白。《后汉书·邓骘传》:“罪无申证。”李贤注:“申,明白也。”
  ❸向上陈述。如:申请;申报。旧时以为下级对上级行文的名称。如:申文;申送。
  ❹重复;一再。《书·尧典》:“申命羲叔,宅南交。”
  ❺至;到。《文选·宋玉<九辩>》:“独申旦而不寐兮。”李周翰注:“申,至。”
  ❻通“呻”。《庄子·刻意》:“熊经鸟申。”陆德明释文引司马云:“若鸟之嚬呻也。”引申为吟咏。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诗:“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
  ❼通“伸”。伸展。班彪《北征赋》:“行止屈申,与时息兮。”
  ❽十二支的第九位。
  ❾十二时辰之一,十五时至十七时。
  ❿古国名。姓。传为伯夷之后。居今陕西山西间。周宣王时一部分被东迁,分封于(今河南南阳东南),建立申国春秋初为楚文王所灭。其留在原地部分,称西申,或称申戎,也叫姜氏之戎。后为所灭。
  ⓫ 上海市的别称。以境内黄浦江别称春申江,简称申江而得名。
  ⓬姓。
出处:语词卷 • S • shēn • 申
  古国名。姜姓。传为伯夷之后。居今陕西、山西间。周宣王时一部分被东迁,分封于谢(今河南南阳东南),建立申国。春秋初为楚文王所灭。其留在原地部分,称“西申”,或称“申戎”,也叫“姜氏之戎”。后为秦所灭。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古部落、古国、朝代
  古国名。姜姓。传为伯夷之后。居今陕西、山西间。周宣王时一部分被东迁,分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市东南),建立申国。春秋初为楚文王所灭。其留在原地部分,称“西申”,或称“申戎”,亦称“姜氏之戎”。后为秦所灭。
出处:中国地理卷 • 历史地理 • 地 名 • 城国、部落
  上海市的别称。以境内黄浦江别称春申江,简称申江而得名。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政区地理 • 简称、别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