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ěr  ❶珠玉耳饰。亦称“瑱”、“珰”。《史记·外戚世家》:“帝(汉武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参见“瑱(tiàn)
  ❶”、“珰
  ❶”。
  ❷剑鼻,即剑柄上端像两耳的突出部分。《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
  ❸日、月两旁的光晕。《隋书·天文志下》:“青赤气,圆而小,在日左右,为珥。”又:“月晕有两珥,白虹贯之。”
  ❹贯耳。《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郭璞注:“以蛇贯耳。”
  ❺通“刵”。古代大猎时,割取所获兽的左耳以计数报功。《周礼·地官·山虞》:“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及弊田,植虞旗于中,致禽而珥焉。”郑玄注引郑众曰:“珥者,取禽左耳以效功也。”
  ❻通“衈”。古代祭祀时,杀牲取血以供衅礼之用。《周礼·夏官·小子》:“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郑玄注:“珥读为衈,祈或为刉。刉衈者,衅礼之事也。用毛牲曰刉,羽牲曰衈。”
  ❼插,一般指插在帽上。左思《咏史》诗:“七叶珥貂。”参见“珥笔”、“珥貂”。
出处:语词卷 • E • ěr • 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8: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