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文学卷 • 文艺理论 • 文学的发展过程
词条 | 理趣 |
释义 | 理趣 理趣 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之一。指理融于趣,趣合乎理。“理”意为道理、规律、法则、伦理;“趣”意为情趣、兴趣、趣味。在美学和艺术理论中,有的偏重于将美与“理”相联系,认为文者,“通理而已”;有的一味强调“趣”,“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理趣”说则主张二者的融合,在强调“理”的意蕴的重要性的同时,指出应把文艺中的“理”与审美情趣的传达结合起来。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论》批评“今之画者”“不达画之理趣也”。清代王夫之提倡诗应“亦理亦情亦趣”(《古诗评选》卷五)。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右丞《黄花川》、《石门》等作,亦能得山水理趣。” 出处:中国文学卷 • 文艺理论 • 文学的发展过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