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心理卷 • 社会心理学 • 理论方法
词条 | 认知相符理论 |
释义 | 认知相符理论 认知相符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 consistency) 以认知趋向一致的状态或倾向性来解释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变化的理论的总称。主要有美国社会心理学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奥地利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的平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Charles Egerton Osgood,1916—1991)和加拿大裔美国心理学家坦南鲍姆(Percy Hyman Tannenbaum,1927— )的一致性理论。认知相符概念早先由美国心理学家W.J.麦克盖尔提出。麦克盖尔认为,人有一种动力倾向性,其信念、观点或态度如果与其他观点或行为有矛盾,只要他意识到,他就会自发地去调整自己原来的观点,去与正常逻辑关系相符。这种认知相符观点的基点是把人作为理智人。在这一共同思想的基础上,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展开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并统称为认知相符理论。 出处:心理卷 • 社会心理学 • 理论方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