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外国心理学史 • 学派、理论、术语
词条 | 同一性混乱 |
释义 | 同一性混乱 同一性混乱(identity confusion) 亦称“同一性危机”、“同一性扩散”、“角色混乱”。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术语。个体进入青年期在重新认识自我及自我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自我意识的混乱。多发生于人格发展的第五阶段(12~18岁)。其主要表现为:缺乏自信、自主感、主动感和勤奋感,未能形成稳定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角色。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因里比多增多而产生的破坏性,以及情绪均可成为影响人格顺利发展的因素。青年期危机主要有七个方面:时间前景对时间混乱;自我确定对冷漠无情;角色试验对消极同一性;成就动机对工作瘫痪;性别同一性对性别紊乱;领导的两极分化对权威混乱;思想的两极分化对观念混乱。这七种情况若在某些方面发生混乱,就会产生消极同一性。但亦不必对此过分担心,青年期发生的某些危机,仍可在成人期的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完善和解决。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外国心理学史 • 学派、理论、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