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制度
词条 | 导师制 |
释义 | 导师制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 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学习、品德和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最早在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实行,后亦为新大学所采用。导师对学生负有教学和辅导的责任,兼有对学生的一般福利和生活行为方面的指导。20世纪上半叶,美国部分高等学校为改进选修制而采用导师制。首先在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等校实行。导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指导,考察学生能力据以布置针对性强、适合学生能力和需要的作业;将选修行为置于导师指导之下。各国研究生教学多采用此制。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制度 导师制 国民政府时期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的举措。1938年教育部公布《中等以上学校导师制纲要》,规定在中等以上学校实行导师制,取代级任制;1939年又公布《切实推进导师制办法》,要求每一年级学生分成若干组,由校长指定专任教师一人为导师,学校设主任导师或训育主任一人总领学校训导;导师对学生思想、行为、学业、身体均应体察,按月报告训导处和家长;训导方式则有个别谈话、小组学生谈话和讨论;学生不堪训导,可由学校除名;学生毕业必须有导师的“训导证明书”;导师可以酌减授课时数。1943年教育部分订《专科以上学校导师制纲要》、《中等学校导师制纲要》,1944年又颁布《中等学校导师制实施办法》。有控制思想作用。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制度 导师制 国民政府时期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的举措。1938年教育部公布《中等以上学校导师制纲要》,规定在中等以上学校实行导师制,取代级任制;1939年又公布《切实推进导师制办法》,要求每一年级学生分成若干组,由校长指定专任教师一人为导师,学校设主任导师或训育主任一人总领学校训导;导师对学生思想、行为、学业、身体均应体察,按月报告训导处和家长;训导方式则有个别谈话、小组学生谈话和讨论;学生不堪训导,可由学校除名;学生毕业必须有导师的“训导证明书”;导师可以酌减授课时数。1943年教育部分订《专科以上学校导师制纲要》、《中等学校导师制纲要》,1944年又颁布《中等学校导师制实施办法》。有控制思想作用。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原理 • 各级各类教育 • 高等教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