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外国戏剧 • 欧 洲 • 德 国
词条 | 毕希纳 |
释义 | 毕希纳 毕希纳(Georg Büchner,1813—1837) 德国剧作家。出身医生家庭,曾学医。后从事政治运动,建立秘密革命组织“人权协会”,出版鼓动农民推翻封建制度的《黑森快报》。遭追捕,流亡瑞士,于苏黎世大学任教。在戏剧结构上的革新对后世戏剧发展影响甚大。代表作《丹东之死》说明革命必须改善群众生活,革命者的腐败必使革命最终失败。另一代表作《沃伊采克》以穷理发师为主人公,反映贫富的尖锐对立给贫困者带来的苦难。还写有中篇《伦茨》等。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外国戏剧 • 欧 洲 • 德 国 毕希纳(Georg Büchner,1813—1837) 德国剧作家。1831年入斯特拉斯堡大学攻读医学。秘密组织人权协会,并印发《黑森快报》,号召农民起来战斗,口号是“对茅屋—和平!对王宫—战争!”人权协会被取缔后被迫逃亡,1836年移居苏黎世。后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所作剧本《丹东之死》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显示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剧本《沃伊采克》取材于莱比锡发生的一起理发师杀死情妇的真实案件,在德国戏剧中首次揭示了贫富之间的矛盾冲突。还写有剧本《莱翁采和莱娜》以及中篇小说《棱茨》(未完成)等。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德 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