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法学卷 • 刑法学
词条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
释义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在中国,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属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一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0条规定,犯本罪的,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150条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本罪的规定处罚。第149条规定,对于生产、销售上述产品不构成犯罪的,但是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依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 出处:法学卷 • 刑法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