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流派并称
词条 | 后七子 |
释义 | 后七子 后七子 明嘉靖、隆庆时期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的并称。据《明史·李攀龙传》记载,李攀龙举进士为京官后,先与谢榛、李先芳、吴维岳、王世贞辈结诗社;后加梁有誉、宗臣而去李先芳、吴维岳,号为“五子”。未几,徐中行、吴国伦亦至,乃改称“七子”。“诸人多少年,才高气锐,互相标榜,视当世无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其持论谓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诸子翕然和之。非是,则诋为宋学”。后谢榛被摈,由李攀龙、王世贞共主文坛二十多年。李去世后,王又独操文柄二十年。所作诗文多摹拟古人,好之者推为一代宗匠,诋之者斥为假古董。追随者有“后五子”、“广五子”、“续五子”、“末五子”、“四十子”等。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流派并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