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才智杰出的人。《三国志·吴志·孙权传》:“招延俊秀,聘求名士。”
❸明代科举制度,平民纳粟入监,称“俊秀”。《明史·选举志一》:“庶民亦得援生员之例以入监,谓之民生,亦谓之俊秀。”
出处:语词卷 • J • jùn • 俊
词条 | 俊秀 |
释义 | 俊秀 俊秀(jùn xiù) ❶容貌清秀美丽。杨文奎《儿女团圆》第四折:“却生的这般俊秀的孩儿。” ❷才智杰出的人。《三国志·吴志·孙权传》:“招延俊秀,聘求名士。” ❸明代科举制度,平民纳粟入监,称“俊秀”。《明史·选举志一》:“庶民亦得援生员之例以入监,谓之民生,亦谓之俊秀。” 出处:语词卷 • J • jùn • 俊 俊秀 官制用语。明代称幼童、白丁和商贾以捐纳而得入监为监生者。或称例生。大都不入国子监读书,只候凭票选官。清代专指汉人无出身而入仕者。武生行伍就文职者亦视于此。其捐输官职,只授从九品或未入流。 出处:中国古代史 • 科举制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