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能源科学卷 • 能源环境
词条 | 生态文明 |
释义 |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自然状态。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发展方式,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单列成篇,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凸显了生态文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在具体做法上,要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出处:能源科学卷 • 能源环境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自然状态。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发展方式,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单列成篇,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凸显了生态文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在具体做法上,要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出处:能源科学卷 • 终端用能 生态文明 亦称“绿色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包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人类行为的规范、社会经济体制、生产消费行为、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和心态产品、社会精神面貌等方面的体制合理性、决策科学性、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生活俭朴性、行为自觉性、公众参与性和系统和谐性。生态文明应是人类文明史上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的人类文明。 出处:生命科学卷 • 总论 • 生态学 • 普通生态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