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论著、刊物
词条 | 生活即教育 |
释义 |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 篇名。陶行知撰。是1929年冬陶行知在晓庄师范学校举行乡村教师讨论会上的讲话记录。刊于《乡村教师》第九期(1930年3月)。阐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原理。认为教育与生活关系的历史历经三个时期:生活是生活,教育是教育,两者是分离而没有关系的;教育即生活,两者沟通了,产生了学校社会化的议论;生活即教育,也即社会即学校。认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虽注意到两者的沟通,但“就好像把一只活泼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再则“学校里的东西太少”。而“生活即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假的教育”;“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先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才能讲到“学校即社会”;先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讲到“教育即生活”;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又认为,所谓“生活即教育”,是指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我们是现代人,要过现代生活,就是要受现代教育;就儿童而言,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将儿童从成人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生活教育也是与封建教育、洋化教育相对立的。总之,“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自认为是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翻了半个筋斗”而创造出“生活即教育”学说。强调的是适合大众需要、适应社会进步的学校和教育。收入《陶行知全集》。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论著、刊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