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教派、组织、机构
词条 | 摄论学派 |
释义 | 摄论学派 摄论学派 亦称“摄论宗”。中国汉传佛教学派之一。以研习无著《摄大乘论》而得名。其学者被称为摄论师。南朝梁、陈间真谛译出此论及世亲《摄大乘论释》,介绍印度瑜伽行派的唯识学说。其基本内容为:(1) “九识”说,谓在六识外,第七识是阿陀那识,第八识是阿梨耶识,第九识是阿摩罗识。此第九识或译“阿末罗识”、“庵摩罗识”,意译“无垢识”、“清净识”,亦是真如。此真如随缘(条件)形成万物。(2) 在讲三自性时,强调“依他起性”的染污方面,认为最后也应断灭。(3)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定性二乘”(独觉、声闻二乘)也必由佛道达到解脱。真谛门下有智恺(即慧恺,518—568)、法泰、曹毗等。隋初昙迁受诏从彭城到长安讲《摄大乘论》,著有《摄论疏》等。至唐初,此学派仍有很大影响。后来与北方地论学派汇流,成为“真心缘起”思潮的重要来源之一。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教派、组织、机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