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经济卷 • 企业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员工绩效管理
词条 | SMART原则 |
释义 | SMART原则 SMART原则 设置绩效目标所依据的原则。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1909—2005)于1954年提出。SMART是英文单词Specific(具体)、Measurable(可度量)、Attainable(可实现)、Realistic(现实性)和Time bound(有时限)的首字母组合,故称。依据SMART原则就能够设置客观而可操作性的绩效目标。具体内容是:(1) 具体。绩效目标要切中特定的工作目标,适度细化,并且随情境变化而变化。(2) 可度量。绩效目标尽可能是数量化,或者是行为化,验证这些绩效目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3) 可实现。绩效目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是可以实现的,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4) 现实性。绩效目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的,是与工作高度相关联的。(5) 有时限。绩效目标要设定完成这些指标的特定期限。 出处:经济卷 • 企业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员工绩效管理 SMART原则 确定绩效标准的原则。对于每个绩效指标要确定标准需遵循具体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达到的(Attainable)、结果导向的(Resultoriented)、有时限的(Time-based)的原则,以具有可操作性和激励性,使得绩效考核更具有有效性。由这几个原则的首字母合在一起而得名。 出处:管理学卷 • 人力资源管理 • 绩效管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