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阮籍
释义
阮籍
阮籍210—263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阮瑀之子。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与当权的司马氏集团若即若离。蔑视礼教,每以“白眼”看待“礼俗之士”;然于政事则至为谨慎,“口不臧否人物”,常用醉酒的办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在哲学上,认为“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达庄论》);又说:“道者,法自然而为化;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易》谓之太极,《春秋》谓之元,《老子》谓之道。”(《通老论》)主张把“自然”和封建等级制度相结合,做到“在上而不凌乎下,处卑而不犯乎贵”。其诗长于五言,《咏怀》八十余首(另有四言十余首),多表现人生的孤独与苦闷,情调郁暗而富于哲理性,对社会现实亦多有讥刺,然辞语隐约。又工文。《大人先生传》、《达庄论》以老庄思想批判“礼法”。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阮嗣宗集》。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作 家 • 魏晋南北朝作家
阮籍210—263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博览群书,尤好老庄,喜好谈玄,蔑视礼教与“礼俗之士”。然于政事则至为谨慎,“口不臧否人物”。与当权的司马氏集团若即若离,常以纵酒贪饮的方式自保。认为“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达庄论》)。认为“道者,法自然而为化;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通老论》)。试图折中、调和“自然”与“名教”,既认为君臣礼法造成社会道德败坏,也维护上下尊卑;既以遗世独立的人格为追求,也不放弃礼乐之教。原有集,已佚,后人辑为《阮步兵集》。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阮籍210—263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阮瑀之子。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与当权的司马氏集团若即若离。蔑视礼教,每以“白眼”看待“礼俗之士”;然于政事则至为谨慎,“口不臧否人物”,常用醉酒的办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在哲学上,认为“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达庄论》);又说:“道者,法自然而为化;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易》谓之太极,《春秋》谓之元,《老子》谓之道。”(《通老论》)主张把“自然”和封建等级制度相结合,做到“在上而不凌乎下,处卑而不犯乎贵”。其诗长于五言,《咏怀》八十余首(另有四言十余首),多表现人生的孤独与苦闷,情调郁暗而富于哲理性,对社会现实亦多有讥刺,然辞语隐约。又工文。《大人先生传》《达庄论》以老庄思想批判“礼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阮嗣宗集》。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