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经济卷 • 宏观经济学 • 货币经济
词条 | 货币幻觉 |
释义 | 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 人们只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例如,当物价与货币工资按同一比例提高时,人们把货币工资的增加看成实际工资的增加,从而增加劳动供给和消费支出,使实际消费水平上升;反之,则会减少消费支出。货币幻觉对投资者也有影响,当利率下降幅度小于通货膨胀的下降幅度时,企业可能因为名义利率下降而大量借入资金投资;相反,即使利率上升幅度小于通货膨胀时,人们也会减少投资。个人所得税也会产生货币幻觉效果,因为税率和纳税等级都是以货币收入为依据,如果货币收入和物价都下跌而实际收入不变,纳税人所属的纳税等级会相应降低,实际税收负担也下降;反之,实际税收负担将增加。货币政策大多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其政策目标,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货币幻觉。但货币幻觉只是暂时的,当它消失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将会全部转化为通货膨胀或紧缩,故货币政策具有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效应。 出处:经济卷 • 宏观经济学 • 货币经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