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S • sàn • 散
词条 | 散馆 |
释义 | 散馆 散馆(sàn ɡuǎn) 清制,翰林院庶吉士经过一定年限举行甄别考试之称。进士经殿试后,除一甲三名分别授修撰及编修外,其余一部分选为庶吉士的都由特派的翰林官教习,通常在三年后考试优等者,原为二甲进士者授编修,原为三甲进士者授检讨,次者,改任各部主事或知县。因翰林官相当于唐宋的馆职,又庶吉士学习之地称庶常馆,故学习期满称为散馆,而留充编修、检讨的称为留馆。 出处:语词卷 • S • sàn • 散 散馆 明、清时翰林院庶吉士经过一定年限学习举行甄别考试之称。进士经殿试后,除一甲三名分别授修撰及编修外,其余一部分选为庶吉士者均由特派的翰林官教习,通常在三年后考试优等者,授编修或检讨,次者,改任各部主事或知县。因翰林官相当于唐、宋的馆职,又庶吉士学习之地称“庶常馆”,故学习期满称为“散馆”,而留充编修、检讨的称为“留馆”。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制度 散馆 明、清时翰林院庶吉士经过一定年限学习举行甄别考试之称。进士经殿试后,除一甲三名分别授修撰及编修外,其余一部分选为庶吉士的都由特派的翰林官教习,通常在三年后考试优等者,授编修或检讨,次者,改任各部主事或知县。因翰林官相当于唐、宋的馆职,又庶吉士学习之地称庶常馆,故学习期满称为散馆,而留充编修、检讨的称为留馆。 出处:中国古代史 • 科举制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