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马寺
释义
白马寺
白马寺  中国佛教寺院。在河南省洛阳市东郊。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相传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传蔡愔、秦景二人去西域求取佛经,用白马驮经迎回洛阳。次年建寺,以白马命名。屡毁屡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重修。占地4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等。为全国重点寺院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圣地、名山、寺院等 • 寺 院
白马寺  中国寺院。在今河南洛阳城东。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建造。历代几经兴毁,现存建筑基本上保持明代规模。占地4万平方米。寺院总体呈长方形,主要殿堂均沿中轴线布置,其中重檐歇山、彩棚朱柱的毗卢殿位居后部5米高的砖砌高台清凉台上,左右两侧供奉传为天竺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的配殿。院内建筑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墙垣规正,绿树成荫。寺院南部东西两隅,分别为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寺院门外两侧,分置宋代青石圆雕马两匹,刻工细腻,体态逼真。寺东南不远处的齐云塔,为13层密檐式方形砖塔,建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塔身自六层起逐层内收,外形略呈抛物线状,古雅秀丽,玲珑别致。
出处:美术卷 • 建筑艺术 • 作品 • 中国
白马寺  在河南省洛阳市东郊。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相传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传蔡愔、秦景二人去西域求取佛经,用白马驮经迎回洛阳。次年建寺,以白马命名。屡毁屡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重修。占地4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文化地理 • 名胜古迹、纪念地 • 河南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2: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