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费希特
释义
费希特
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先后就读于耶拿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历任耶拿、埃朗根大学教授。1809年(一说1810年)与洪堡等筹建柏林大学,并任首任校长。称自己的哲学为“知识学”。认为世界只有“自我”是唯一的实在。宣扬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教育,主张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身心健康、道德完善的完人,坚信德意志民族国家统一和复兴的唯一希望在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倡导将道德教育贯穿于一切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以身作则和表率作用,通过环境和全体社会成员的良好影响来实施。著有《致德意志国民的讲演》、《教育格言》、《大学改革计划书》、《学者的性质》、《学者的使命》、《道德科学》等。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人物
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1814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主要代表之一。莱比锡大学毕业。曾任耶拿大学教授。1807—1808年发表《对德意志民族的讲演》,鼓励德国人民起来抵抗拿破仑的侵略。1810—1812年任柏林大学第一任校长。其哲学思想可概括为三个基本命题:“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非我”;“自我与非我的统一”。认为“自我”是唯一的实在,以此反对康德的“自在之物”。他在唯心主义范围内看到了人的能动作用,看到了理论认识与实践活动的统一性,这种辩证法思想曾对黑格尔产生影响。主要著作还有《全部知识学的基础》《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等。
出处:哲学卷 • 美  学 • 外国美学史 • 人 物
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1814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主要代表之一。莱比锡大学毕业。曾任耶拿大学教授。1807—1808年发表《对德意志民族的讲演》,鼓励德国人民起来抵抗拿破仑的侵略。1810—1812年任柏林大学第一任校长。其哲学思想可概括为三个基本命题:“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非我”;“自我与非我的统一”。认为“自我”是唯一的实在,以此反对康德的“自在之物”。他在唯心主义范围内看到了人的能动作用,看到了理论认识与实践活动的统一性,这种辩证法思想曾对黑格尔产生影响。主要著作还有《全部知识学的基础》《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等。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近代哲学 • 人 物 • 德 国
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主要代表之一。莱比锡大学毕业。曾任耶拿大学教授。1807—1808年发表《对德意志民族的讲演》,鼓励德国人民起来抵抗拿破仑的侵略。1810—1812年任柏林大学第一任校长。其哲学思想可概括为三个基本命题:“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非我”;“自我与非我的统一”。政治上反对封建特权,主张君主立宪制度,希望通过开明君主对社会进行改良。国家观上,前期主张国家是保障个人权利的管理机构,后期强调国家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人们一切事务的全权监督者。主要著作还有《知识学的基础》、《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等。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外国政治家、政治思想家及学者 • 德 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21:09